浏览:0 次 作者:广州中医妇科 时间: 2024-07-16 10:22:53
徐志坚医生认为,高血压是现代社会常见的疾病之一,其发生和发展涉及多个因素。在中医理论中,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,主要与情志内伤、不节、劳累过度、体质因素等有关。本文将简要介绍高血压的中医病因,并探讨相应的调理方法。
一、情志内伤
长期的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是高血压的重要病因之一。在中医理论中,情志内伤可导致肝气郁结,进而引起血脉紧张、血压升高。徐志坚医生建议,患者应保持乐观、平和的心态,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,以降低血压。
二、饮食不节
饮食不节是高血压发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。中医认为,过食肥甘厚味、辛辣刺激之物,容易导致脾胃功能失调、湿热内生,进而引起血压升高。徐志坚医生建议,患者应保持饮食清淡、营养均衡,多吃蔬菜水果和高纤维食物,减少食盐摄入,以调理脾胃、降低血压。
三、劳累过度
劳累过度也会导致高血压。中医认为,劳累过度会损伤脾气,导致气血运行不畅,从而引起血压升高。徐志坚医生建议,患者应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,避免过度劳累,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,以维护气血调和、稳定血压。
四、体质因素
中医认为,体质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。部分人群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养不当,导致体质偏盛或偏虚,易于出现高血压。徐志坚医生建议,患者应了解自己的体质特点,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,调理体质,以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。
总之,高血压的中医病因复杂多样,涉及情志、饮食、劳累和体质等多个方面。徐志坚医生提醒,患者应结合中医调理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保持心态平和,以达到降低血压、改善病情的目的。在治疗过程中,患者还应定期监测血压,遵循医嘱,调整用药和调理方案。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