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约挂号 学科介绍 专家介绍 专家出诊表 交通指南 就诊流程 病员通知 科室分布
当前位置:首页 > 专科专病 > 脑出血 >

王清海医生揭秘:预防脑出血,心率区间界定最适运动强度

浏览:0    作者:广州中医妇科    时间: 2025-03-25 10:15:32

  在中医的认知里,人体的经络气血犹如河流,顺畅则健康,瘀滞则生病。脑出血的发生往往与气血不畅、脉络受损有关,而适当运动能促进气血流通,预防此类病症。其中,运动强度的把控尤为重要,心率区间是界定最适运动强度的关键。

  中医讲究“中庸之道”,运动也不例外。过强的运动可能使气血上涌,对脑血管造成冲击;过弱的运动则难以达到疏通气血的效果。那么,如何确定适合预防脑出血的运动强度呢?心率是重要的参考指标。

  通常,运动时将心率维持在最大心率(220 - 年龄)的 60% - 70%,能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。以一位 60 岁的人为例,最大心率为 220 - 60 = 160 次/分钟,其适宜的运动心率区间就是 160 × 60% = 96 次/分钟到 160 × 70% = 112 次/分钟。

  像散步、慢跑等运动,就可以根据这个心率区间来调整速度。在散步时,如果发现心率接近上限,就放慢脚步;慢跑时若心率过高,可改为快走。

  传统的中医运动如五禽戏也很适合。它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,动作舒展、呼吸自然,在锻炼过程中能较好地控制心率在安全范围内。

  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简单的心率监测工具,如心率手表。在运动中时刻关注心率变化,确保运动强度既不过大也不过小。通过合理的运动和对心率的有效把控,能为预防脑出血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。

【相关专家】

最新文章